超4000万人看过!视频号商业化有新故事
微信视频号在继竖屏幕春晚直播,西城男孩、五月天、张国荣演唱会后,又再度刷屏。
被誉为国内摇滚第一人的崔健,在1986年以一首《一无所有》开启中国摇滚乐的篇章,火遍大江南北。在曾经的采访中,崔健说不愿意被称为“摇滚教父”,因为这有一种“盖棺定论”的感觉,他也更愿意称“歌迷”为“知音”。30多年过去,他的音乐依然坚挺。
在4月15日晚上9点,歌手崔健在视频号开启演唱会,短短不到30分钟的时间直接吸引超过2000多万人观看。
不同年龄段的朋友们的朋友圈就被刷屏:60后70后不禁感叹“时代的眼泪”“青春又回来了”;80后90后也紧随其后“摇滚精神永存”;就连00后也加入转发直播队伍中。
线上演唱会持续一个多小时演唱,让人意犹未尽。整场演唱会竟达到4600万人观看,微信生态曝光超过12亿次,微博话题阅读破亿。从直播间评论区来看,观众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男女老少前来观看。
可以说在这信息碎片化、用户圈层化的今天,想要找到一个高质量社交关系、内容优质并且商业化完善的平台——那就只有视频号这个“流量聚集地”才能办到。
微信视频号已经两周岁了,现有用户不断在迅速增加。历经过去一整年的探索调整与软件部分功能不断更新,也让视频号的战略战术逐渐清晰。在内容方面不断提升质量与新赛道,商业化方面也不断完善,强化。
而此次借助崔健线上演唱会,独家冠名品牌极狐汽车完成了一次精彩的事件营销,视频号可以说完成了商业化的首秀。
这也进一步向外界释放出一种积极的信号:视频号正日益成为品牌借助其超级连接与公私域联动优势推进全域经营不可忽视的阵地。
视频号影响力再次提升
简单来说这场演唱会达到了四赢的局面。
作为“内容生产者”的崔健赢得了关注度,唤醒人们对音乐的热爱;在现今疫情环境下,用户通过线上演唱会享受视听盛宴,也找到了抒发情感的方式;品牌方极狐也借此创新了营销的玩法,赢得了用户关注,品牌声量的提升、用户资产的沉淀;视频号则通过这场演唱会,向行业展示出其商业化的可能性。
能做到这样的效果,其实还是因为微信生态这独特的“土壤”。
事件营销并不是什么新兴玩法。我们都知道热门热点事件向来都是“自然流量聚合器”,传播力度大、速度快,品牌方可借此快速放大自身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但现今做事件营销的难度也不断在提升。
日常生活中,像冬奥会这些超级大热门事件本就是“稀缺”,品牌方们需要静待时机,还要花大价钱与众多品牌争夺。对于一些爆红热点事件,品牌方们也只能“碰一下”,无法做营销。甚至还要注意“蹭热点翻车”的风险。
为此品牌方们也开始自己制造大事件,例如促销节、造IP等。但这类营销必须要用商业付费流量去弥补自然流量不足的,这样才能让自造大事件热度才能上去。
如今的大众的关注阈值越来越高,品牌方在买流量不够大时自造事件很难有效果出现,再加上付费流量成本本来就很昂贵。
在对比之下,视频号用直播的方式打造大事件时就集合了优质内容、社交基因、流量资源和庞大生态给出了一个事件营销全新思路(如下):
第一 ,优质内容与社交裂变的叠加效果让大事件能快速高效地“出圈”
微信视频号优质头部内容自带流量和话题。从去年的西城男孩、五月天,到此次“摇滚之父”崔健,这些明星自身在领域里已经是代表人物,都有庞大的粉丝基础,作品也有广泛的传唱度。当这些明星举办线上演唱会时,用户们还是“喜闻乐见”的。
现今信息量爆炸、用户注意力有限的时代中也怕“酒香也怕巷子深”出现。演唱会要升级为一次大事件,并且品牌还要能在一次性曝光之外获得更多,这就需要在传播环节更努力才能让内容“出圈”。而微信生态中的社交裂变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人人都在使用微信,都在分享自己的生活琐事,刷朋友圈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当明星将要举办一场线上演唱会出现在朋友圈中,歌迷粉丝的圈子也被更多人得知;直播链接随着用户在社交圈内分享,让圈子里更多用户看到引起情感的共鸣;在情感的推动下,转发分享直播链接一波又一波的持续下去…..
直播链接无限扩散开来、就像一张“网”一样快速扩张与连接。而参与其中的品牌随着热点事件的传播,迅速在社交圈内传递品牌理念、产品信息,自身影响力也在扩大,吸引更多用户的眼球得到更多目标用户关注。
在崔健演唱会中可以看到品牌方定制点赞、定制礼物、福袋抽奖等互动玩法,让用户从观看演唱会的体验上进行了升级——“沉浸式”观看演唱会,用户的互动感充分被调动起来了。
用户的转发分享等行动一旦获得了更强的激励,品牌借助社交裂变能力做传播的速度就会更进一步提升,更多用户也被卷入了活动中做“自来水”营销。
第二 ,叠加平台流量资源 让品牌声量破圈升级
应该有不少品牌方也曾试过砸下数亿流量资源、在各大平台全面铺广告的操作,其结果也是有千差万别。有些热门事件被推上了榜单,但缺没有丝毫留在用户的记忆里,品牌声量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很难说有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此次演唱会,品牌极狐汽车整合运用了微信全平台的资源。重要的是,这些资源从崔健入驻的那一刻就开始投入做铺垫:
通过微信官方推文、话题活动让演唱会的热度积蓄期前置;而后,演唱会信息出现在朋友圈、看一看、搜一搜等多个流量入口,用户以极短的链路跳转就被顺利地引向直播;直至直播当日,热度完全到达顶点被引爆,品牌也由此实现了流量的快速聚合。
品牌及产品信息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更完整的传递和诠释,品牌还借助内容后期的话题发酵,获得了更多长尾曝光、叠加进更多内容营销玩法的机会。
第三,微信生态全面打通,让品牌持续沉淀资产
所谓的营销也早已不是之前“广而告之”那么简单,品牌方做营销的目的也不再是简单的曝光了。做事件营销的成本本就不低,只是图一时“快速”增长并不可取,现今的品牌方是要将被吸引过来的庞大流量引到自己的阵地,为生意做准备。
品牌也会关心,如何积蓄并留存流量、从做营销活动进阶为正“营”与“销”兼顾,都需要串联起不同的场景、构建并打通链路,以各类产品来做承载运营。
在微信生态内,公私域联动打通全域触点的重要性也就凸显了出来。
此次演唱会,其相关内容会在朋友圈及社群等社交场景内广泛传播;由于公众号、搜一搜和看一看等渠道的曝光,内容也出现在了订阅、推荐及搜索等多个场景,随时引导用户参与营销活动或进入品牌私域。
与此同时,演唱会直播时歌单底部出现的品牌广告,链接着品牌留资页面,可直接沉淀高价值的用户线索;品牌在公众号发布的演唱会预热视频,也在为其公众号和视频号间接带量,沉淀私域。这也是搭建起了一个从公域到私域阵地的通路,帮助品牌持续沉淀用户、数据等品牌资产,其价值将更长线地作用于品牌的生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声音把视频号简单地理解为短视频,视频号被低估甚至错估。
视频号其独特的“公域+私域”大连接网络的逻辑框架下,再加上与公众号、企业微信、小程序、社群等产品链接达到的叠加效果是巨大的。
随着一次又一次全民观看视频号事件出现在朋友圈,可预见视频号正在从内容创作与品牌商业化的可选题变成必选题。